【導讀】信號繼電器是自動控制系統中常用的電磁開關器件,用于接通和斷開電路,以發布控制命令和反映設備狀態。
信號繼電器是自動控制系統中常用的電磁開關器件,用于接通和斷開電路,以發布控制命令和反映設備狀態。
無論作為繼電式信號系統的核心部件,還是作為電子式或計算機式信號系統的接口部件,它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動作的可靠性直接影響到信號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1 信號繼電器的工作原理與定義
信號繼電器本質上是一種電動機電開關,通過磁力控制電路中電流的通斷。
當線圈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壓時,線圈中就會流過電流,產生電磁效應。
在電磁力吸引的作用下,銜鐵會克服返回彈簧的拉力吸向鐵芯,從而帶動銜鐵的動觸點與靜觸點(常開觸點)吸合。
當線圈斷電后,電磁的吸力也隨之消失,銜鐵會在彈簧的反作用力下返回原來的位置,使動觸點與原來的靜觸點(常閉觸點)釋放。
這樣通過吸合、釋放動作,實現了在電路中的導通與切斷。
02 信號繼電器的基本特性與優勢
信號繼電器具有動作快、工作穩定、使用壽命長、體積小等優點。其主要技術特性包括電氣參數和機械參數兩方面。
電氣參數涵蓋線圈額定電壓、觸點容量、接觸電阻、絕緣電阻等;機械參數則包括動作時間、振動強度和沖擊強度等。
與功率繼電器不同,信號繼電器專門設計用于處理低電壓和電流(通常低于2安培),切換額定電壓一般在5VDC至30VDC之間的低功率信號。
因此它們也被稱為“低信號繼電器”。
信號繼電器的主要優勢包括:設計簡單、電氣隔離、穩健運行、抗電磁干擾/射頻干擾,以及節省長距離布線成本。
當與電路的功率要求正確匹配時,信號繼電器還具有易于操作、體積小、成本實惠和抗機械沖擊等額外優勢。
03 信號繼電器的核心應用領域
信號繼電器由于其低功耗開關能力,已在廣泛的消費和商業應用中實施。
它們為需要長距離信號的網絡設備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其電壓和電流高于大多數電子設備的本機處理能力。
在鐵路信號技術中,信號繼電器是重要部件,無論作為繼電式信號系統的核心部件,還是作為電子式或計算機式信號系統的接口部件,都發揮著關鍵作用。
信號繼電器還廣泛應用于電力保護、自動化、運動、遙控、測量和通信等裝置中。
在家庭和辦公室等日常環境中,恒溫器在低電壓和低電流下工作,但需要向爐子或空調單元發送信號。
信號繼電器可以獲取小的低功率控制信號,并使用它來將消息傳輸到加熱或交流單元,從而允許它們采取適當的操作。
04 成本分析與元器件選型要則
●成本分析
從成本角度優化繼電器模塊的選擇與使用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
首先需要進行需求分析,明確應用需求,確定所需的繼電器類型、規格和數量,避免選擇過高規格或過多數量的繼電器,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費。
市場調研也很重要,了解市場上不同品牌和型號的繼電器價格、性能和質量,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同時考慮其可靠性和穩定性。
采用標準化和模塊化的設計理念,可以降低設計和制造成本。
選擇通用的繼電器模塊,便于采購、庫存管理和維護。
●選型要則
為設計選擇信號繼電器型號時,需要考慮多個因素。
首先是額定電壓(繼電器可以切換的最大電壓)和額定電流(繼電器可以切換的最大電流)。
接觸電阻(添加到負載電路中的電阻)和線圈電壓(繼電器線圈的額定控制電壓)也是關鍵參數。
此外,還需考慮觸點形式(繼電器的開關配置)、切換時間(繼電器從施加控制電流到觸點閉合的工作速度)、安裝類型(通孔或表面貼裝)以及工作溫度范圍。
選型過程應遵循以下步驟:首先根據電路的最大開關負載確定所需的電壓和電流額定值。
信號繼電器通常切換2A或更低。
接下來確定所需的控制電壓和類型(交流或直流),并指定要切換的極/電路數。
同時考慮電路/開關布置是否需要常開或常閉。
最后考慮在電路中安裝器件的方法,如面板安裝、DIN導軌、表面貼裝或通孔。
05 主要IC原廠品牌與國際國內對比
●國際品牌
歐姆龍(OMRON):提供多種信號繼電器產品,如G6K系列,具有小巧、高靈敏度特點,適用于高密度封裝。
松下(Panasonic):其信號繼電器產品包括DS系列,具有高可靠性和長壽命,適用于各種電子設備。
KEMET:UA2/UB2系列微型信號繼電器提供超緊湊的外形尺寸和薄型封裝,功耗低(<140mW),適合高密度安裝。
●國內品牌
正泰:NHR系列采用銀鈀合金觸點,抗氧化能力強,連續工作10萬次后接觸電阻僅0.08Ω。
德力西:CJX2系列通過IP65級防護外殼,可在潮濕車間穩定運行,耐用性強,在高溫環境下表現優異。
匯川科技:推出SSR-10A固態繼電器,在無觸點開關方面表現驚艷,溫升僅3.2℃,遠低于同類產品。
●國際與國內品牌對比

根據2025年最新測評,隨著國產芯片與精密制造的突破,國產品牌如正泰、德力西已實現從“能用”到“好用”的躍遷。
在3000次/小時的高頻切換測試中,部分國產品牌壽命突破100萬次,遠超行業標準。
06 原廠成本與選型要則深度解析
在信號繼電器選型過程中,需要平衡技術性能與成本效益。
●核心原則是:繼電器的主要技術性能應滿足整機系統的要求;結構型式與外形尺寸應適合使用條件的需要;并做到經濟合理。
●選用電磁繼電器的一般步驟包括:按照輸入信號確定繼電器種類;按使用環境條件選擇繼電器型號;根據輸入量選定繼電器的輸入參數。
●環境適應性是繼電器可靠性指標之一。
使用環境和工作條件的差異,對繼電器性能有很大的影響。
主要環境因素包括環境溫度、振動與沖擊、低氣壓、輻照、電磁干擾和相對濕度等。
例如,環境溫度的升高會加速絕緣的老化,絕緣性能下降,縮短使用壽命。
在高溫、高濕條件下,金屬零件的腐蝕速度會顯著上升。
對于線圈電壓的選擇,需注意:吸合電壓只是保證繼電器可靠動作的最小輸入量,而繼電器動作后,還需要一個保險量。
所以選擇繼電器時,首先看繼電器技術條件規定的額定工作電壓是否與整機線路所能提供的電壓相符,絕不能與繼電器吸合值相比。
按照繼電器工業標準,交流繼電器應該在其標稱電壓的85%下吸合,而直流繼電器應該在標稱電壓的75%下吸合。
在信號繼電器選型過程中,工程師需要在技術參數、成本控制和品牌優勢之間尋求平衡。隨著國產信號繼電器技術的成熟,在多數常規應用場景中,國產器件已能提供不遜于國際品牌的性能表現,同時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對于關鍵任務系統,仍需重點關注器件的可靠性認證和長期穩定性;而對于成本敏感型項目,國產信號繼電器已成為極具競爭力的選擇。
無論選擇何種品牌,嚴格遵循選型要則、充分考慮應用環境特點、確保電氣參數匹配,都是保證系統穩定運行的關鍵前提。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