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D保護器件持久戰,如何抓住機遇
保護器件不是簡單具有保護功能就可以獲得認可,而要不斷因應市場需求,在保持性能不變的前提下,不斷縮小體積,朝著機器裝配的方向發展。市場需求總是不斷提升的,這也給我們電路保護行業帶來了機會,誰能不斷滿足新的市場需求,誰就能持續走在行業的前端。
2012-12-28
-
可提供一種非常緊湊的大功率LED應用的DC/DC控制器
凌力爾特推出一款60V DC/DC控制器LT3761,采用一個外部 N 溝道 MOSFET,可用一個標稱 12V 的輸入驅動多達 15 個 1A 的白光 LED,從而提供超過 50W 的功率。
2012-12-27
-
什么是LED視頻處理器?
全彩LED多畫面視頻圖像處理器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推出的針對全彩LED的高性能圖像處理和控制設備。該設備整合多年在視頻圖像處理、高清晰信號處理和顯示等方面的豐富經驗,采用專利技術硬件設計,結合全彩LED屏顯示的特殊要求設計,可以同時接受并處理多種不同視頻圖形信號,并在全彩LED上顯示。
2012-12-27
-
AMOLED在中小顯示的滲透率將在2015年翻番
隨著手機廠商增加AMOLED的應用,在原本一直由LCD技術主導的中小顯示市場(9寸及以下),AMOLED滲透率已逐步攀高。自從2010年三星發布首個AMOLED智能手機Galaxy S開始,AMOLED推動了OLED在中小顯示市場的滲透率。
2012-12-26
-
如何根據應用選擇LED驅動?
LED驅動IC性能要根據不同應用來看,不能一概而論。線性穩壓器來轉換電壓會面臨功耗問題,開關方式則有噪聲的問題。
2012-12-26
-
第六屆成都國際照明及LED展恭祝元旦快樂
第六屆成都國際照明及LED展由成都德納展覽有限公司、上海現代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及上海新格雷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得到了國家半導體照明應用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上海產業化基地及上海半導體照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將于2013年3月13日至16日在成都新會展中心舉辦。共鑄中國第三大采購盛會,邀您共聚!
2012-12-25
-
什么是發光二極管?
發光二極管 (英語:Light-Emitting Diode),簡稱LED, 是一種能發光的半導體電子元件,它可以把電能轉化成光能。發光二極管與普通二極管一樣是由一個PN結組成,也具有單向導電性。當給發光二極管加上正向電壓后,從P區注入到N區的空穴和由N區注入到P區的電子,在PN結附近數微米內分別與N區的電子和P區的空穴復合,產生自發輻射的熒光。不同的半導體材料中電子和空穴所處的能量狀態不同。
2012-12-23
-
具有價格競爭力的GaN-on-Si型白色LED,月產1000萬個
東芝推出GaN-on-Si型照明用白色LED,以1000萬個/月的規模量產。新產品是在200mm硅晶圓上使GaN結晶生長制造而成。目前普遍使用的藍寶石基板LED元件相比,擁有價格競爭力。
2012-12-21
-
LCD與AMOLED面板之戰,商機四起
觀察近來產品的重大發展,不管是移動終端還是電視產品,平面顯示器大多會采行兩大方案,一是TFT LCD,其次是AMOLED面板技術,而這兩種技術目前都有其不同的發展趨勢,也有對應大量導入產品的應用廠商。
2012-12-20
-
led封裝
LED(發光二極管)封裝是指發光芯片的封裝,相比集成電路封裝有較大不同。LED的封裝不僅要求能夠保護燈芯,而且還要能夠透光。所以LED的封裝對封裝材料有特殊的要求。
2012-12-20
-
LED照明的驅動電源存在哪些問題
LED驅動電源的質量好壞將會直接影響LED的壽命,因此如何做好一個LED驅動電源是LED電源設計者的重中之重。本文將介紹一些LED驅動電源存在的問題,希望對工設計工程師有益。
2012-12-19
-
如何通過電源用LED對手電筒進行改進
這里描述的電源把電壓從一節手電筒電池的1.5伏提高到LED所需的3.5伏,同時用電源把LED和手電筒電池串聯起來。設計這種電路是為了用LED對手電筒進行改進。
2012-12-18
- 光電耦合器的進階:全面了解光繼電器技術與選型策略
- AI服務器需求引爆SSD短缺,大容量型號交付延遲超一年!
- AMD驅動策略調整:RX 6000/5000系列顯卡游戲首發優化被取消
- 專為便攜設備優化:谷泰微GT4798以2μA靜態電流詮釋低功耗
- 直面SSD掉電風險!帝奧微DIO60843集成3Ω快速放電守護數據安全
- 光電耦合器的進階:全面了解光繼電器技術與選型策略
- 創新賦能智慧出行,大聯大世平12V鋰電池方案獲“金輯獎之最佳技術實踐應用”獎 認可
- 與SmartDV面對面:11月成都ICCAD,探討您的定制化IP需求
- 問鼎藍點!大聯大控股斬獲“國際影響力品牌獎”彰顯全球實力
- 安森美發布垂直GaN,突破AI與電氣化能效瓶頸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