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電業“十二五”將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十一五”期間,我國消費電子產業快速發展,彩電行業創造了兩項世界第一:全球第一大生產基地和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十二五”時期,彩電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將加快,從LED背光,到3D、智能電視,產業鏈建設將更趨完善、產品創新和技術發展將快速推進……
2011-04-13
-
LED背光LCD電視在美國電視市場占有率上升
據IHS iSuppli公司的研究,LED背光液晶電視在美國電視市場的占有率進一步擴大,2010年第四季度占美國電視購買量的比例略高于五分之一。
2011-04-01
-
RGB-LED背光系統詳解
RGB-LED(三色LED背光,不同與我們平時所說的白色LED區別,詳細內容可點擊這里了解)背光系統憑借耗電低、色度純、壽命長、體積小、響應時間快等多項優勢幾乎已被全數應用這些廠商的新品中。本文講述RGB-LED背光系統詳解
2011-03-21
-
今明兩年將是LED產業重要投資點
通過分析電視背光源領域發生的LED對熒光燈(CCFL)的替代過程,可以發現LED相對CCFL背光價格差下降最快的時期,是LED背光滲透率出現快速上升時間段。LED照明替代傳統的熒光燈和白熾燈照明也會重復這一過程。
2011-02-22
-
2011年LED液晶電視市場滲透率或達50%
2011年,采用LED背光技術的液晶電視的市場滲透率或將達到50%。
2011-02-12
-
2011年LED背光電視將成主流
LED背光液晶電視從2009年開始受到消費者的注意,但因市場售價昂貴,在當時并未成為LED真正放量成長的一年,不過這一狀況已在2010年改變了。且預期2011年隨著能效新標準的實施,具技術和價格優勢的LED背光電視必將成為主流。
2011-01-30
-
2011年67%以上的液晶面板將采用LED背光
據IHS iSuppli公司預測,2011年全球出貨的三分之二以上大尺寸液晶面板將采用LED背光,該比例2010年低于50%。預計2011年將有67%的大尺寸液晶面板采用LED背光,高于2010年的44%。2011年LED背光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量將達到4.956億塊,比2010年的2.833億塊大增74.9%。
2011-01-28
-
開年第一月LED面板仍成降價主力
據DisplaySearch監測的2011年1 月份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可以看出,液晶視面板價格壓力仍在繼續,面板價格在1月份繼續全面下調,但相對于2010年 11月和12月份降幅降低了不少。普通背光源液晶面板降價在1-4美元之間,LED背光源液晶電視降價相對較大,最高達8美元。
2011-01-24
-
液晶電視面板制造商布局新興市場
近日,液晶電視面板制造商一方面不斷推出高端產品,如3D、480Hz、超薄設計以及直下式LED背光;另一方面也推出低端低成本產品,目標瞄準新興市場。這些降低面板售價的低亮度、低色彩飽和度的產品正逐步影響著面板產業技術與業務模式的發展。
2011-01-05
-
平板電腦熱將推動高階LED晶粒供應吃緊
平板電腦是LED背光繼電視與電腦熒幕之后的下一個產業焦點。預計明年起,平板電腦市場起飛,將大量使用LED背光源,這將使得高階LED晶粒供應吃緊的狀況,提早在明年2月就發生。目前蘋果iPad的背光板主要是由日本日亞化和豐田合成來供應,至于其他品牌業者所推出的平板電腦,多半采用臺灣廠商生產的LED,因此預計明年的平板電腦潮,將會成為高階LED晶粒2、3月供貨吃緊的主因。
2010-12-28
-
瞄準新興市場電視面板 產品走向M型化
市場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最新研究觀察指出,因應新興市場(印度、巴西、中國大陸、俄羅斯)消費力道快速竄起,各大液晶電視面板制造商一方面持續向世界宣告其高階產品如3D、480Hz(四倍頻)、超薄設計、LED背光等高規格之液晶電視面板產品,另一方面也擴大朝低階、低成本、低規格(低亮度、低色彩飽和度等等)之電視面板產品發展。
2010-12-28
-
2011年全球高亮度LED市場規模將增長五成
繼LED背光TV后,LED照明將成為帶動LED產業高度成長的應用產品。根據DIGITIMES Research最新統計,LED照明使用顆數由2010年48億顆,將增至2011年124億顆,主因為2011年LED燈泡取代傳統白熾燈效應開始顯現...
2010-12-17
- 大聯大世平發布AI玩具方案:支持多角色定制與20條指令詞,賦能全齡段陪伴
- 破解多通道測溫難題:Microchip新款IC實現±1.5°C系統精度
- Bourns擴展車規級EMI解決方案:雙型號共模扼流圈覆蓋500至1700Ω阻抗
- Coherent高意突破單纖雙向技術:100G ZR QSFP28相干模塊實現十倍容量提升
- 面向電動汽車與工業驅動:Vishay第七代FRED Pt整流器通過AEC-Q101認證
- 從“高速”到“穩定”:極細同軸線束如何釋放AI+FPGA視覺的完整潛能
- 突破能效瓶頸,江波龍SOCAMM2助力AI服務器降本增效
- 直面1500家中企制裁困局,萬里眼國產90GHz示波器打造“替代標桿”
- 德州儀器發布全新電源管理方案,助力AI數據中心邁向800VDC架構
- IO-Link主從站如何“握手”?揭秘數據鏈路層的喚醒與速率協商機制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